close

     

    資料來源   外喬伊
cinemagraphs-33.gif
 

很多時候我們會把執著於自己理念及風格的創作者,定位成藝術家,而設計,一向被要求應該符合人性,設計師要滿足市場需求,不是一昧地追求獨特,不顧市場接受度。然而,這邏輯並不適用於多次與知名流行品牌、歌手合作的藝術家RIVER KUO。 

 

藝術家也是設計師 

在他執掌的櫥窗設計、形象海報中,令人驚訝的發現,原來台灣還是有不少業主可以接受這樣的設計。整張海報及櫥窗玻璃,充斥著藝術家擅長的圖騰,而商品僅局部,或小小的出現在整體設計中,彷彿商品只是他藝術作品中畫龍點「睛」的真實物件。 

 

原以為只有村上龍這種大牌藝術家,才能享有品牌跨界合作又尊重原創的機會,在RIVER的經驗裡我們發現,當用藝術的角度來執行設計案時,藝術反而給了設計令人驚艷的風格。

 

系統化的藝術就是風格

平心而論,藝術的本身很難被大眾理解,作品風格更難廣為應用,博物館內販賣的藝術化商品(或許也可以稱為商品化藝術?),似乎很難跳脫T恤、馬克杯、鑰匙圈等制式產品,彷彿「尊重原創精神」就變不出新把戲;可是當我們仔細想想,幾米插畫變成收費的裝置藝術展、舞台劇、其周邊商品甚至包含家具、服飾,而LV及CUGGI也紛紛將藝術作品印在他們的產品上,屢屢證明藝術的應用不侷限於影像複印;系統化的藝術就是風格,將藝術元素系統化後,經過重組演化融入設計中,就可以讓作品變得更具生命力及感染力。

 

風格是設計師的ICON

當各行各業頂尖人士撈過界當起設計師時,本行的設計師更需要思考自己的定位。除了技巧,唯有堅持自己的風格,將風格當作品牌來經營,才可能讓設計師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有獨特性,而這些具備連貫性且風格獨具的作品,也將成為設計師的ICON,吸引需要該類風格的業主及消費者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藝文分享 設計 藝術
    全站熱搜

    『斑』設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